重大项目批量落地 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提速

发表时间:2021-09-17 15:44

近期,多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迎来了重大项目落地高潮,现代服务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先进制造业等成为重点领域。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了解到,相关部门接连表态,进一步推进这些开放平台的首创性制度创新,加大差异化探索力度,推动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聚。地方层面也在积极部署,提出具体举措,完善重大产业项目配套支撑,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。

受访专家指出,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、自由贸易港发展进入到产业相融、创新相促的新阶段,随着在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、培育主导产业等方面发力,有望推动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“双升级”。

重大项目集中落地

主导产业发展

今年前8个月,新增注册企业1135家,累计注册企业达1780家,中远海运、物产中大、中国国药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,一批重大项目在海南洋浦保税港区落地。这只是自由贸易港利好政策助推下,海南招商引资的缩影。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海南已经举行4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,共签约项目242个,协议投资金额超过1140亿元,项目涵盖旅游业、现代服务业、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。

与此同时,自贸试验区的签约合作也不断报喜。据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介绍,一批高质量前沿产业外资项目、总部型外资项目纷纷落地,1至7月临港新片区实到外资4.37亿美元,同比增长55%,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年来,累计签约项目765个,投资额4478亿元。

在广西自贸试验区,记者了解到,依托中国-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,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,华为、浪潮、腾讯、科大讯飞、数字金服及阿里云计算、360安全、奇安信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入驻。

此前,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总投资503亿元的48个代表性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,涵盖现代海洋、国际贸易、航运物流、现代金融、先进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。

重大项目的批量落地推动了自贸试验区、自由贸易港建设,并带动各地优势产业发展。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,在上海自贸试验区,总部经济发展显著,金融产业得到较快发展;在天津自贸试验区,融资租赁产业快速发展;在浙江自贸试验区,油气全产业链快速增长;在福建自贸试验区,航空维修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产业。“这些外向型经济产业在全球都有一定知名度和发展水平。”王受文说。

利好密集释放

多重部署为发展蓄势

值得注意的是,利好信号还在密集释放,自贸试验区、自由贸易港优势产业发展有望获得更大力度推进。

《“十四五”商务发展规划》明确,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开放发展,推动自贸试验区培育特色主导产业,加大金融创新支持力度,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。在9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上,王受文强调,围绕市场主体关注度高、需求强烈的事项,推进更多首创性改革探索。结合实际加大差异化探索力度,努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完善外贸外资服务体系,推动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聚。

重大项目同时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着力点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基础的关键时期,进一步提升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谋划、储备、建设、管理能力水平,对加快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
当前,重点是要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全局性、战略性、基础性重大项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章转自《中国侨网》

分享到:
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123号
0898-68580634
635830514@qq.com
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123号